作者:admin 阅读:929次 时间:2024-04-25 09:54:47
中宏保险四川分公司高级营业经理
从2007年入行至今,我早已将保险营销当成终身事业。这样的信念也促使我在业内获奖无数,连续12年获得国际龙奖IDA 荣誉,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年轻的IDA终身会员。在我看来,保险从业人员若想终身从事这份工作,就必须拥有如下心态。
心态1:不忘初心、随时归零
保险从业人员若想一辈子从事保险营销工作,首先要懂得 “不忘初心、随时归零”的道理。
不忘初心:我之所以加入保险业,是因为认同 “围绕客户的财务需求分析推荐保险产品”的销售模式。我希望入行后能将这样专业化的服务带给身边的人。
然而,坚守初心不易。在繁忙的工作、诸多的生活杂事面前,人容易忘记初心;在聚光灯的舞台下、在荣耀无限的颁奖合上,人也容易被荣誉蒙蔽双眼,进而忘了初心。一旦忘记初心,保险从业人员的销售工作就会“变形”,会变得急功近利、唯利是图。
随时归零:这一心态之所以同样重要,是因为保险营销工作与许多工作不同。在这份工作中,保险从业人员的业绩每年都会“归零”,不管去年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业绩,今年也要与其他保险从业人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当“再起跑”时,保险从业人员如果始终沉浸在因荣誉而产生的喜悦中,或者沉浸在 “业绩没有上榜〞的挫败感中,必然影响 “跑步”时的状态。
心态2:愿意等待
我们要懂得给客户时间,切忌急于促成。在等待期间,我们还要不断加大拜访量。若急于促成,我们的额头上就好像写着 “功利”二字,容易遭到客户反感。然而,这是一件十分挑战人性的事,因为人往往希望付出后能马上获得回报。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我想分享一个故事:
前些年,我看到新人仅入行两个月就成交了大额保单时,开始着急了。我心想:“为何我无法成交大额保单?我尝试突破,并通过转介绍获得了一些高端客户名单。然而,由于太心急,我忽略了对高端容户的经营,导致几个月下来依然没有成交大额保单。后来,主管对我说:“如果只会给客户递送计划书,那你只是名‘邮递员’,而不是寿险顾问。
主管的话让我幡然醒悟,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突然发现,在过去几个月里,自己虽然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但我的心态却出现了问题——过于渴望成交大额保单,总是急于促成。从那之后我重新调整心态、步伐,每月只专注客户经营的过程,不过分在意结果。后来,在保单件数的积累下,我的客户质量不断提高,件均保费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等待”是件美好的事情,只要努力播种,总能迎来花开之日。
心态3:长期提供服务的心态
既然要将保险当成一辈子的事业,保险从业人员在面对客户时,就要建立为其长期提供服务的心态,而非只在成交保单前提供服务。因为深谙此理,所以我始终将服务老客户当成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为让服务更加精细化,我还将客户进行分类经营(如图 2-1)。将客户服务精细化、常态化后,我的展业节奏自然就越来越健康,也有了源源不断的业绩来源。
图2-1 客户分类与经营
心态4:始终认同、重视保险的价值
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理解并谨记“保险能给他人带来哪些价值”,才有可能一辈子从事这份工作。在我看来,保险能给他人带来十大价值:病有所医、壮有所倚、幼有所护、亲有所奉、残有所仗、老有所养、钱有所积、产有所保、财有所承、爱有所继。
当然,我们也要深刻理解保险营销工作之于社会的价值。我们要明白,保额比保费重要,我们每送出一份保单,都相当于为社会的安定出了一份力。
心态5:“学习与成长” 的心态
自 2007 年加入保险业以来,我见证了不同时期的保险业,也十分清楚:在不同时期,保险业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因此,我始终要求自己保持“学习与成长”的心态,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持续成长、敢于尝试、拥抱变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客户精彩生活的 “守护者”。
摘自《保险行销》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