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区别

作者:    阅读:2998次     时间:2014-04-22 11:13:14

    导语: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穷人与富人的理财思维差异,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一、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二、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三、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其中,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四、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五、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社会中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六、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七、从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
    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很惊人。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所以,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再和资本联姻才行。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