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晟德康寿 > 正文

干细胞干预抑郁症潜力可期,改善认知及相关行为

作者:admin    阅读:116次     时间:2025-11-07 13:26:02




202517日,西班牙拉巴斯大学的科学家在期刊《FRONT PSYCHIATRY》上发表综述报告,探讨干细胞疗法应对精神疾病的潜力。该研究聚焦于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指出这些疾病虽普遍且致残率高,却存在遗传基础复杂、发病机制不明、药物疗效不一等共同难题,部分患者甚至缺乏有效疗法


 

该综述旨在总结干细胞技术在改善上述疾病症状方面的现状,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强调这一领域为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所带来的新希望。在这一充满前景的研究图景中,干细胞疗法对于抑郁症的干预潜力尤为引人关注。

 


一、抑郁症疾病现状

 

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影响着全球超过3亿人口。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年患病率是3.6%,终身患病率是6.8%。真正到专科医院去进行诊断的不足15%,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比例只有9.5%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的疾病。现在抑郁症有明确的治疗手段,如通过全病程、规范化的,综合药物、心理以及物理的治疗方式。但传统抗抑郁药物虽然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存在起效慢(通常需要4-6)、有效率低(仅约50%患者对一线药物有反应)以及副作用明显等问题。

 

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干细胞外泌体在改善抑郁、焦虑等问题上积极向好的表现,为深受抑郁症问题困扰的朋友带来了新的应对希望,也为更好的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干细胞改善抑郁症相关行为

 

 

案例一

20254月,国内一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情感障碍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发现通过鼻腔给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改善抑郁样行为并抑制炎症反应。



 

本研究关注旁分泌能力强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外泌体在抑郁模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MSC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减少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神经炎症。这一抗炎作用对改善抑郁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因慢性炎症被视为抑郁症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

 

此外,行为学测试显示,经鼻给予外泌体的小鼠在尾悬试验(TST)和强迫游泳试验(FST)中不动时间显著缩短,表明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

 

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外泌体处理组小鼠海马区AMPK磷酸化水平上升,mTOR信号受到抑制,提示自噬被激活。这些结果共同说明,MSC外泌体通过抗炎与激活自噬途径,展示了外泌体在改善抑郁样行为方面的效果

 

案例二

一项初步的临床研究对16名女性治疗抵抗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患者进行了探讨,她们接受了四个周期的干细胞静脉注射(每次250×10^6个细胞,间隔一周)。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有效改善了认知功能,并帮助患者克服了对传统治疗的耐药性。



 

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障碍的减少

 

 


三、未来展望

 

抑郁症远非简单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种以持续心境低落、行为及认知异常为主要病症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综合征。核心症状包括抑郁心境持续至少2周、兴趣丧失以及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附加症状则表现为自信心丧失、过度自责、反复出现自杀想法、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抑郁症每年夺走约28万中国人的生命,其中4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100万人

 

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干细胞外泌体在改善抑郁、焦虑等问题上积极向好的表现,为深受抑郁症问题困扰的朋友带来了新的应对希望,也为更好的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免责声明]

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进行学术交流,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The End-
喜欢这篇,转发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