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阅读:2358次 时间:2018-07-16 11:37:18
保险数字化,又名保险科技,起步晚于银行业务的数字化,但拥有更快的行业运行轨迹。 当我们看到区块链率先颠覆4万亿美金的保险市场而不是银行业时,这可能就会更显更加真实。
4万亿美金市场:全球保险市场2016年的总保费收入为4,609.3亿美元,2012年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
本文关注以下几点:
▸ 再保险即服务
▸ 申请赔付和结算延迟
▸ 消除业务流程
▸ 智能合约实时自动化理赔
▸ 强制规定理赔款去向
▸ 比特级微型保险(覆盖世界其他区域)
▸ 巨灾互换保险
▸ 鉴证和欺诈检测
▸ 区块链 + P2P保险 = 颠覆
▸ 区块链上牢不可破的履约保证和偿付能力
再保险即服务
保险业的三层构架:
▸ 第一层:保险中间商和代理商:他们的工作是从顾客那里收取保险费。
▸ 第二层:保险公司: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处理理赔业务,从中间商处收取保费,投资现金流并在需要时偿付理赔款。
▸ 第三层:再保险公司:他们为保险公司投保,是最后的付款人。他们的工作是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付索赔,即使风险模型没能预测出理赔数量。
再保险公司一直积极活跃于保险科技领域,通过提供数据(风险模型的关键因素)和资本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再保险即服务。
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通过减少结算延迟来缩短理赔偿付时间,这就是B3i和RiskBlock Alliance重要的地方。
B3i(区块链保险行业合作项目)由保险公司(如荷兰全球人寿和德国安联等)和再保险公司(如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和苏黎世再保险等)共同发起,其任务是:
“在保险和再保险行业内,探索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应用潜力,为价值链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 B3i在区块链平台上提供保险解决方案,为价值链中的效率增加,业绩增长和质量提高带来了机遇,使所有参与者受益,其中包括最终客户。”
美国还有另一个名为RiskBlock Alliance的联盟。 他们可能会涉及更多面向客户的使用案例(而B3i的重点是再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系)。
与供应链相关联的新兴用例是Insurwave,一个支持海上船体保险的区块链平台。
这是关于结算延迟问题。 从T + 2/3交收转向实时结算是股市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您还认为2-3天很慢,请试试4个月保险偿付期。
申请赔付和结算延迟
减少结算延迟(从申请到赔付)是保险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收益。
结算工作平均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的所有公司必须管理合约对方的信用风险和所有相关流程。
这甚至比直接偿付顾客的代价还要大。
想象一下,在提出保险理赔申请几个小时之后,收到一条消息,说“您的理赔已经获得批准,下面会详细说明一些扣减项目,您将在明天收到理赔支付款”。 当你遭受悲剧时,那种及时的关怀弥足珍贵,这大大的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从而推动收入增长。
这种方式已具备可行性,因为我们从客户定义事故(车祸,火灾,飓风等)转变成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有效数据事件(所有各方都可以访问)。 然后,客户可以简单地说:“###保单在事件xxx中遭受了xxx损失”,其中每个数据点都在一个不可变更的数据库中经过验证,所有数据都具有可访问性。
所有的参与者 – 客户,中间商,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 都会将他们的流程应用到这些数据点上。唯一的真相来源可以消除所有的对账流程和成本。
再多的移动前端改进也不会对整个保险生命周期体验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将理赔给付时间从4个月缩短到数天或数小时就会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预想区块链将率先在保险业大展手脚的原因。
消除业务流程
BPO行业,即业务流程外包,让印度成为了世界的后勤部门,主要通过承担基本的文书类工作,并将工作转移到更低劳动成本的区域,以及采用严格的方法来优化流程。
以上称之为全球后台版本1。
版本2更为激进, 就是业务流程没有优化, 而是被淘汰。 我们称之为业务流程消除(BPE)。 区块链对此至关重要。
你可以在实时股票结算的情况下看到这一点。 当这种趋势成为主流时,我们现在所谓的“交易后流程”将被消除。
保险业也是如此。 使用智能合约的实时自动理赔不是优化流程,而是将消除流程(或者至少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 这将大大改变成本结构并开辟价格敏感型的新市场。
智能合约实时自动化理赔
▸ 理赔可以根据智能合约自动赔付。 这意味着双赢的承诺:
▸ 消除欺诈行为 = 降低理赔处理成本。 保险公司不再依赖于客户还原真相, 而是拥有了独立验证的数据。
幸福感更强的客户会带来更多的收入。 当客户知道理赔支付是实时自动的, 即便遭遇意外事故,他们也无需面对急需理赔款而不得的尴尬窘境。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必须是简单的二元制。 算法必须立即做出是或否的决定。 相对复杂性事物(例如,在事故中过错方判定,是否覆盖医疗程序)就需要人为判断。
我们看到的飞行保险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化用例。 该航班是否取消。 区块链系统使用外部数据源来获取发生事件证据。 这个飞行保险用例的概念证明曾在黑客马拉松中使用以太坊编码 – 并已证明技术风险并不是主要问题。 在截至2015年5月的过去十二个月内,约有558,000名乘客没有对英国境内外航班的延误或取消进行索赔。 事实上,只有不到40%的乘客就保单提出了理赔。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二元化规则的应用案例,并能提供真正的低成本保险(当消除了欺诈行为和理赔处理流程后)。 这是典型的颠覆边缘化,颠覆性往往会受到制约。 例如,共享经济中就有很多按需或即时保险用例。
人寿保险就是一种主流的用例。 生与死就是典型的二元对立。 智能合约可以查看在线死亡登记并支付给指定的账户。 考虑到亲属遭受的悲痛,这将在净推荐值上获得高分。
强制规定理赔款去向
在更为复杂的理赔过程中,焦点就会集中在客户理赔款使用的执行规则。 例如,在交通事故中,理赔款只能用到汽车维修厂;在滑雪事故中,理赔款只能用来看医生。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因为客户有信心获得损失补偿,同时,保险公司面临的保险理赔更低且更具可预测性。 使用地理定位和智能手机,司机可以轻易选择驾驶路线,当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能给与百分百理赔支持时,即使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司机也可以做出决定。 理想情况下,当服务提供商(汽修厂,医院等)在接到客户的电话通知时,他们能够一并查阅智能合约上显示的收费项目,这样客户就不必先行垫付理赔款。
例如在汽车保险中,智能合约帮助保险公司控制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成本。 事故理赔的触发条件将来自于智能手机app或是车联网所对应的区块链。当客户选择更昂贵方式进行车辆
维修,回收和租赁时,保险公司总是倍感沮丧。 但是,通过智能合约,保险公司就可以编码保险条约,仅给指定的第三方支付保费。
比特级微型保险(覆盖世界其他区域)
“比特级保险”,或许是一个比“小额保险”更贴切的术语。 关键问题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大幅降低保单价格,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保险。 当下,全球保险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而印度等市场高达两位的增长率成为了行业重要的推动力。 由于这些市场的运营成本差异较大,智能合约的实时自动化理赔对改变市场格局至关重要。
我们期望在区块链上诞生新型保险公司,并创造更低的成本基础。
巨灾互换保险
巨债互换是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的一种金融工具。 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后,保险公司也需要寻求保护,因为众多投保人会在短时间内提出大量索赔。 通过购买再保险或发行巨灾债券等替代方案,巨灾互换能帮助保险公司转移部分保单风险。
以下就是区块链在这方面的用例。 在巨灾互换中,双方,即保险公司和投资方(再保险公司)交换定期现金流。 保险公司的支付流是基于投资方的证券投资组合,而投资方的支付流是基于潜在巨灾损失,这往往通过灾难损失指数预测(由第三方公司根据重大灾害预期,量化保险索赔规模)。
如果全球气候变迁真实存在,那么风险建模就变得更加复杂 — 历史模型根本不适用。
对于全世界数十亿贫困人口而言,这是一个事关生存的问题。气候变化不仅仅是造成不便,如果庄稼歉收,成千上万的人将挨饿,甚至危及生命。 任何让农作物保险更简易更低廉的方式都将改变数十亿人的生活。 任何有助于风险建模和融资水平的创新都会受到极大欢迎。
硬资产的鉴证和欺诈检测
人们认为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产鉴证功能。 这直接影响珠宝,艺术品和古董等硬资产,因为了解“资产实际价值与客户索赔价值的统一性”,这一点至关重要。 不可变更的区块链技术就是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
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记录数据, 区块链固有特性能轻易做到这点。 关键问题是如何阻止“无用数据输入”问题。 如何阻止欺诈性数据冲击区块链? 要知道,欺诈活动每年使全球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在一些国家,近70%的救命药物都是假药。
幸运的是,一些新技术旨在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IBM研究院推出了Crypto Anchor Verifier(加密锚定验证器),这是一种在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之前,使用人工智能和光学成像验证对象身份和真实性的新技术。 Crypto Anchor Verifier可以识别葡萄酒,钻石和药品等商品的真伪,并分析水质和检测细菌,如大肠杆菌。
这些“加密锚”是防篡改的数字指纹,已嵌入产品或成为产品的一部分,并能够链接到区块链。
这种技术让产品鉴定变得更加简单,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许多保险欺诈行为就涉及到欺诈性产品。
区块链 + P2P保险 = 颠覆
P2P保险已被大众认为是保险行业的一种颠覆性模式。 也许只有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才能为P2P提供支付保证。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分布式自治公司(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能够收取保费并支付理赔,而这些公司将由关系密切的保单持有人(即具有共享风险保单的这部分人)拥有和控制。
区块链上牢不可破的履约保证和偿付能力
智能合约保险在区块链上的运营需要依赖“牢不可破的履约保证”。 保险公司将在他们了解事件始末之前就付清款项。 这对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大而复杂的影响意义,需要时间来实现。
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旨在确保保险公司有足够的资本来支付理赔。
问题在于投资者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才能实现“牢不可破的履约保证”。 保险公司们要像伦敦劳合社(Lloyd's)承保人那样承保无限的赔偿责任,或者必须存入更高百分比的储备来保证支付吗? 其实,由保单持有人们共同拥有的P2P 分布式自治公司有能力达到履约保证,而传统的保险公司却不能做到。 这就是典型的颠覆性, 是传统的劳合社业务模式的数字化颠覆版本。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市场将经纪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连接起来,可以取代劳合社(Lloyd's)中的经纪人代理制度,构建共享账本和智能合约进行各方之间交易。
劳合社(Lloyd's): 劳合社是英国的一家保险人组织。该组织不直接经营保险业务,只是为其会员提供交易场所和有关服务,是世界上由个人承保保险业务的唯一组织。 劳合社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仅接受它的经纪人招揽的业务,换句话说,劳合社的承保代理人代表不与保险客户即被保险人直接打交道,而只接受保险经纪人提供的业务。
以下是Daily Fintech团队的Insurtech专家Stephen Goldstein作出的结论: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大有前途。 我们的行业内的各方组织都要依赖于合同关系(再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等等之间的合同)。 为了在这些合同上进行交易,大量的数据点需要验证,这通常是一个手动且繁琐的过程。 区块链可以使这些过程更加透明和高效。 在更广泛的应用之前,行业仍然需要经历区块链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但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开始看到越来越多的实用案例,例如法国安盛(AXA)的Fizzy产品,安永(EY)联手Guardtime(区块链公司)创建的Insurwave 海上保险区块链平台等。
Fizzy: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参数保险”产品,可为延迟超过两小时的航班支付赔偿金。
Insurwave:安永携手区块链专业公司Guardtime创建的全球首个航运保险区块链平台,并在与马士基集团(A.P. Møller-Maersk)、美国保险标准协会(ACORD)、微软(Microsoft)、MS阿姆林(MS Amlin)、韦莱韬悦(Willis Towers Watson)和信利集团(XL Catlin)的通力合作下,该区块链平台已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
Insurwave建立在区块链和微软云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之上,它将支持超过50万个自动分类账户交易,并在其运营第一年里帮助管理1000多艘商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