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碗白粥配腌咸菜,晚餐腊肉炒饭再加二两小酒,周末通宵麻将…… 这样的生活看似惬意,却暗藏危机。王大叔就是在这样的日常中,不知不觉被高血压 “盯上”,直到某天突然晕倒,才发现血压早已 “爆表”。在我国,每四个人中就约有一人是高血压患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显示,患者人数高达 2.45 亿。面对这个 “沉默杀手”,干细胞疗法带来了新希望。
隐匿的健康刺客:高血压的致命威胁
高血压发病时悄无声息,多数患者仅偶感头晕、头痛,常误以为是劳累所致。然而,持续高压如同利刃,正不断损伤身体。血管长期承受过大压力,内膜破损,胆固醇等堆积形成斑块,致使血管变硬变窄;心脏为泵血需加倍工作,最终引发心力衰竭;脑血管若被波及,斑块破裂或血压骤升,可能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肾脏小血管硬化,则会引发肾衰竭。
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超 9g / 日,远超世卫组织 5g / 日的推荐量。高钠饮食、长期熬夜、压力进食,加上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因素,让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传统降压药虽能控制血压,却无法修复受损器官,还可能带来牙龈增生、脚踝水肿等副作用。
生命的 “超级维修工”:干细胞的独特本领
干细胞如同身体的 “超级维修工”,具备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能力,可修复受损组织。在高血压治疗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脱颖而出。它来源广泛,可从骨髓、脂肪、脐带提取,且能在实验室大量扩增。移植后,间充质干细胞能精准定位受损组织,一方面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等参与血管修复,另一方面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信号分子”,调节微环境,抑制炎症,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精准出击:干细胞降压的奇妙过程
干细胞对抗高血压的过程十分精妙。它优先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化新细胞填补损伤,分泌生长因子加速修复,恢复血管弹性与舒张能力,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压。
其次,干细胞调控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该系统是血压 “调节器”,但在高血压患者体内常 “失控”。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抑制肾素分泌,减少血管紧张素 II 生成,让 “调节器” 恢复正常。
此外,干细胞还能平息高血压引发的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为血管和器官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希望之光:干细胞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突破
目前,干细胞治疗高血压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并取得积极成果。2021 年,一项临床试验将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到 30 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体内,6 个月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心肾功能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国内另一项研究对 20 位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同样实现血压降低、血管功能好转。
齐鲁医院的刘姓患者因高血压脑出血后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经三次干细胞输注治疗,手脚冰凉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尽管当前研究样本量与观察时间有限,但已证实干细胞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随着研究深入,未来有望开展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让更多患者受益。
从悄无声息的健康威胁,到干细胞疗法的出现,人类对抗高血压有了新方向。虽然该疗法仍在发展,但潜力巨大,相信终能帮助患者战胜这个 “沉默杀手”。
转发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