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保险或者针对低收入和大众市场的保险,是一项快速兴起的金融服务,它抓住了低收入人群保险渗入较低但是财务风险保护需求较大这一切入点,全球小微保险业务客户从2007年的7800万增加到2013年的2.63亿。业务增长令人鼓舞,但是对于全球15-30亿没有得到服务或者服务不足的消费者来说,目前的业务量只是潜在市场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设计和管理得当,小微保险不仅可以降低低收入家庭抵抗财务压力的脆弱性,对于商业保险提供者来讲也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
跟很多同龄人一样,Deborah也是一个低头族。除了使用跟家人视频、刷facebook、购物,她还会使用手机银行、交水电费等等。Deborah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一个低收入家庭,但是在手机使用方面,她跟来自纽约、伦敦或者东京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跟她一样的中低收入人群已经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随着数字业务范围的持续扩大,电子化服务不仅限于高端消费者,特别是数字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普及并且覆盖了各类收入人群,提供包括移动银行、信贷、汇款和保险服务。尤其是保险市场,数字化进程带来了非常好的便利性。
小微保险的产品设计和分销途径
不过,让保险产品渗透到这些新兴消费者往往非常具有挑战性。
他们可能住在农村,往往对保险缺乏了解,并且认为保险产品太复杂或者太昂贵。正是由于这些障碍的存在,激发了小微保险的创新需求,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销售方面。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通过移动设备购买保险。因此技术在创新分销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付款到销售和分销、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各个流程,都可以在移动端进行。
数字小微保险利用移动等数字渠道改善保险产品的交付和可及性,尤其是一些服务不足的人群。这样不仅可以防范新兴消费者的风险,而且可以成为金融包容和市场开发的关键推动力。
根据我们在其他国家的研究、建议和实施数字保险模型的经验,我们数字化小微保险能够产生额外的价值:
推动储蓄增长:加纳的一家银行表示在实施将储蓄水平与保险水平挂钩的“免费”教育保险计划之后,储蓄增加了19%。巴基斯坦的一家移动运营商也在移动账户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消费者非常重视“免费”保险,用户的行为也在发生改变,不断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
推动移动货币增长:当我们在加纳推出MTN移动货币保险产品(世界上第一个这类产品),我们发现40%购买这种产品的客户是第一次使用移动货币。这种产品可以推动数字金融融合。
创建保险预约:在加纳,55%选择加入免费保险计划的人之后自愿购买了付费保险产品。这个数值在现在更高。一家保险公司也使用了类似的模式,结果保险预约提高26%。
移动运营商:增加通话时间支出。一个将保险和通话时间相关联模型估计出:预付人均年度手机费用增加了33%,也有一些模型估计增幅是15%以上。并且在移动运营方在移动端嵌入保险产品,也会有效的减少了客户流失。
管理向个人、农民和中小型及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虽然信贷生活已经被滥用。投资组合保险可以用来降低天气、或者生命事件带来的风险,同时在不增加自愿保险产品复杂性的前提下扩大生产性贷款规模。
提高健康支出和健康产出:印度的相关研究发现,免现金的社区医生卫生服务会增加就诊的频率,也就是说更多的疾病会在早期得到诊断,还可以以较低的承保进行管理。
保险可以解决其他金融或者非金融产品的一些问题,虽然这些模式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是使用保险来推动更广泛的收益确实令人鼓舞。当今的小微保险2.0以及与金融服务的关系正在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快速发展。在一些国家,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正在逐渐把重心转移到这个新兴的市场。例如,AXA集团最近宣布将其在MicroEnsure(微保险)的股份增加至46%。
新的趋势将影响到小微保险市场
目前,小微市场的迅速扩张可以主要归功于几个因素: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移动和保险领域技术创新、有利的监管环境等等,市场上新的趋势也会从方方面面来影响小微保险:
利用相对低成本的移动渠道,在解决小微保险高获得成本这一问题上作用巨大,并且有助于将保险覆盖到更为贫穷和偏远的客户。在过去5年,移动小微保险中介机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规模扩大并覆盖数千万的消费者。这些中介机构通常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向移动用户群提供免费或者付费的保险产品。
此外,近期保险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保险行业,并且引发新一轮的保险模式。例如个人对个人(p2p)和即期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灵活的产品和点对点的数字体验。随着电子化形式销售的产品增加,小微保险将会在消费者中更加流行,当然也包括高收入人群。
新的保险科技将以研发更有针对性的产品铺平道路,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的推广,提高成本效益,缩短索赔周转时间,来提高小微保险的整体可行性。
涉足新市场并增加收入来源已成为保险公司和相关参与者进入小微保险行业的新动力。
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称积极参与小微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明显增加了,从2005年的7家到目前的约60家跨国保险公司正在运营着小微保险项目。有趣的是,我们还看到一些跨国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投资于小微保险中介机构。
例如,Allianz X最近对BIMA投资了9700万美元,类似的还包括AXA和Sanlam 对MicroEnsure的投资。移动技术的创新使得保险公司能够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和管理小微保险保单,从而让市场比过去更具有经济可行性。此外,Cenfri的行业分析将包容性保险列为保险公司可以投资的最具利润的三大机会之一,先行者未来盈利能力和优势的提升会更加明显。
近年来,小微保险的中心范围已经逐渐扩大,除了针对低收入消费者之外也开始逐渐深入的更广泛的大众市场。因此监管机构也认识到需要知道更广泛、全面的保险战略。“获得保险倡议(The Access to Insurance Initiative (A2ii))”报告称,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有18个国家采用了小微保险监管框架,还有23个国家正在制定小微保险专项监管制度。
虽然小微保险条例制定的范围和目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是一些地区已经引入了广泛的监管条例,包括许可和审慎要求放宽,允许电子注册和保单管理、消除税负、允许通过非传统渠道(如移动、零售、电话、邮局)进行分销。这些灵活的监管有助于市场发展,让小微保险惠及以前没有保险或者服务不足的消费者。
总结
小微保险市场广阔,但是很大程度上尚未开发。受到移动和保险技术发展的驱动,小微保险市场在过去十年发展甚快,尤其是在风险投资开始扩张的情况下,跨国保险公司、再保险和监管机构都越来越认识到小微保险的价值——释放全球市场上新兴和有需求的消费者的购买潜力。当今的小微保险时代以及其与金融服务领域的关系,正在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快速发展。
当然,在这个增长的空间中,没有数据作为定价基础对于保险精算师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如何从每个月低廉的保费中赚取利润,需要对小微保险的定价和估值进行精细的打磨。对于市场来说,全新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意识:较少的承保控制,新的分销方法,几乎没有排外的产品,以及可以覆盖之前认为不能被保的风险的能力等,一样非常重要。
除了市场和营销之外,这些中介机构推动了从产品开发、收取保费到出险管理、支付和理赔管理的各个流程。在某些地区,这些中介机构可能本身也有保险执照,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