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方华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保险知识 > 正文> 返回

寿险营销的“金字塔”魔咒

更新时间:2017-03-07 13:46:14点击次数:1517次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算起,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寿险营销的基本模式却未曾改变。


    回首望去,这几十年行业的发展,如大河奔流般,裹挟着数以百万计的销售大军,一路狂奔,咆哮向前,竟不曾有稍许的曲折婉转。


    在这洪流的跌宕起伏中,君可知,


    有几人,能乘风破浪,挂得云帆济沧海?


    又有多少人,曾豪情万丈、信誓旦旦,终不过昙花一现?

    还有多少人,曾满怀梦想、跃跃欲试,却被无情抛岸边?

    感慨一番,需回归理性。形而上的讲:一切事起,皆有其因。


    公正的看,寿险行业的销售规则是公平的,也是极富吸引力的,她成就了一批批草根的梦想。但同时,她也是残酷的,因为她让更多的人折戟沉沙,扼腕唏嘘。


    金字塔结构的销售队伍,产品导向式的销售,一锅烩式的粗放管理,依旧是各家公司销售模式的主流,是寿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也是造成诸多比如拧毛巾式的增员,误导客户以及销售人员抱怨不断等乱象的主要原因。


    金字塔式的销售队伍结构,宿命般的附和着人们常说的“二八定律”,爬上塔尖的20%,功成名就,盆盈钵满。其余的80%里,夹在中间的,起落无常,身不由己。压在底层的,更是被当作蘸了水的毛巾,拧干后,弃若敝履。然而,这里面并没有销售人员的主观之恶,更多的无奈皆滥觞于制度本身。我们宁愿相信,销售人员在进入行业时,都是抱着良好愿望的。


    在金字塔式的销售队伍结构里,一个蛋糕有很多层的人员参与瓜分,这样每层所得的利益自然被摊薄,因此必须把蛋糕做得更大,这就意味着必须增员更多的人来做蛋糕。吊诡的是,不用多久,就会有更的多人要来参与瓜分那个刚刚大了一些的蛋糕,于是,大家分得的利益又被稀释,如此循环往复…。因此,金字塔式队伍结构天然地倾向于规模的扩张而难以顾及个人利益保护和业务品质的打造。它更倾向于为公司创造价值而非为个人。


    扁平化的销售队伍结构则恰恰相反。由于参与瓜分蛋糕的层级少,每层分得的利益较多且长远,因此,它更倾向于保护个人利益的获得以及业务品质的建造,有效的把品质与规模结合了起来,有利于队伍稳健、长远发展。


    因此,随着寿险市场的理性回归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强势崛起,扁平化销售队伍结构必将是未来趋势。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最本质的一点上来。那就是,我为什么做销售?

    不管我们在哪家公司,也不管销售队伍结构是否扁平化,不论你的团队有多大或者你个人多么绩优。当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想退出或退休时,拷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曾挥洒汗水所获得的续期利益,能拿走吗?

    2、我呕心沥血、砸进无数金钱打造的团队利益,能继承吗?

    3、如果以上不能拿走,不能继承,多年心血付东流。那么我这一遭走来,为的哪般?

    进入时,四门大开。出去时,分文不带。


    难道真要我们有朝一日惜别于行业时,强作潇洒的说“轻轻的,寿险业,我为你而来。我走时,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位股东想退出时,可以以股折价,衣食无忧。一位普通内勤员工退休时,有社会养老金,亦可颐养天年。这就是“退出机制”。合理的退出机制设计,是对我们辛劳付出的尊重,是对我们人生价值的肯定。那么,我们有吗?


    坦白的讲,当我们从事的工作没有退出机制时,那就不叫事业。本质上,是在为别人做嫁衣,是把苹果树栽种到了别人家地里!


    寿险市场前景依然广阔,而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才能在行业里安身立命?


    谁是那些装睡的人,能醒来揉揉眼睛吗?

(编辑:四方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