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保险开始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配置家庭保障规划。例如重疾险、意外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有长险,有短险,选择范围广泛,科学地组合搭配就能提供充足的保障。
再比如终身保障型的一些保险产品,由于趸交保费金额过大,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长期缴费,持续定期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但这就可能会导致人们购买保险之后,却在应当交纳保费的时候由于忘记或其它原因而没有按时缴费保费的情况。
缴费中断自然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健康险之类的保险产品。万一不小心在保险期间缴费中断,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1在续费宽限期内补缴
一般情况下,不论我们所购买的是什么险种,保险期间内的缴费期过后,都会有一个续费宽限期,具体宽限的天数有多少,是由保险公司来决定的。大多数保险的续费宽限期为60天,只要在60天内把保费补缴,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2在两年内申请保单复效
如果过了保险公司提供的续费宽限期后仍然没有缴纳保费,这个时候保单就会暂时失效,一旦保单失效,即使出险保险公司也不会赔付。通常,保险公司会提供两年的时间申请保单复效。如果想让这份保单继续生效,需要投保人带上保单和所需的资料,去保险公司缴纳相关费用进行复效,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费用。如果从保费中断日开始两年内仍未申请保单复效,那么这份保单就会永久失效。
缴费中断后再申请保单复效,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影响:
01
重新开始观察期
一般投保健康险,最初会有一段观察期,不同的产品观察期时长不同,有30天、90天、180天甚至是一年不等。假如在观察期内患病,保险公司不会赔付,等观察期结束后,健康险才算真正意义上生效。如果保险期间缴费中断,并且过了保险公司规定的续费宽限期,如果保单再复效,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重新开始观察期,相当于从头再来,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带病投保的情况发生。
02
成本支出增加
保单复效不仅仅需要补缴应该要缴纳的保费,保险公司还会另外收取复效利息,导致投保人的成本支出增加。
如果保单永久失效,保险公司就会根据保单的具体情况,向投保人退还现金价值或者是保费。即使如此,投保人依旧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
风险的随机性太强,也许买了保险几年都一直都没有发生过保险事故,万一在保单失效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对于投被保人来说损失就太大了。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在保险期间内轻易中断缴费,即使不小心中断了,也要在续费宽限期内抓紧补缴,尤其是不要超过两年的保单复效期,否则保单永久失效,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