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方华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保险知识 > 正文> 返回

重疾险这么多保障内容,哪些真正有用,哪些是噱头?

更新时间:2019-12-30 16:27:37点击次数:1837次

不知不觉年末已至,回顾今年的重疾险市场,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创新。


创新体现在产品形态更全面:重疾前N年额外赔、癌症多次赔、心血管疾病额外赔、轻症理赔后重疾保额增加。


可谓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


保障全面固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刚接触保险的小伙伴来说,却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原本就看不懂专业术语,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保障内容,挑选起来更加不知所措。


很多人就会问:重疾险中有这么多的保障内容,到底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保障,哪些是噱头?大叔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重疾险看似复杂,但把它拆分后,其实很简单。不同保障按照重要程度可做如下划分:


挑选重疾险,只要优先把五星和四星的责任选好,不被三星以下的责任干扰,基本就能选出高性价比的重疾险。
下面大叔就针对重疾险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全面解析。


保额要买多少?

对于重疾险来说,保额是最重要的。但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反而常常因为预算不足而降低保额。

重疾险保额须考虑三个因素:
高额的治疗费用
根据数据显示,重大疾病平均治疗费用在30万左右。
很多人觉得30万还好,努努力、咬咬牙就凑出来了。但平均就意味着存在极端情况,有的幸运儿很快就治愈了,而不幸者则将坠入深渊,别说30万了,100万也有可能
从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报告来看,重疾险平均理赔金额比较低,只有5.8万元,远低于重疾的平均治疗费用。
收入中断的隐行损失
我们要知道重病的治疗和普通疾病的治疗是有区别的。
一般罹患重疾需要3年左右的康复期,这期间,我们都是一个病人,需要的是休养而不是工作。后续的康复费用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只是直接费用,间接康复费用、疗养费用是无法估量的。
良好的康复费用可能需要10万至40万不等,或者更多。另外,这期间的营养费用、护理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
根据以上3点,一般人的重疾保额:30万起步,50万不多。


保定期or保终身?

在保证保额充足的前提下,重疾险选择定期还是终身,就看预算多少了。
预算充足,自然选择终身保障。如果预算有限,最好也能选择先保到70岁。原因如下:


1、50-80岁是重疾发病率大幅提高的年龄段,这个时候最需要重疾险来保障。


2、70岁时事业上已退休,生活上进入颐养天年的阶段,肩上不再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



保额增长实用吗?

现在市面上很多重疾险,都有了重疾保额增长的功能。
保额增长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比例增长


晴天保保少儿重疾险:保额每2年增长15%,最高增至175%保额;大黄蜂2号少儿重疾险:前11个保单年度,重疾保额按5%复利递增

前N年额外赔


康惠保2020:前10年重疾额外赔50%保额,11-15年额外赔35%保额;达尔文2号:60岁前重疾额外赔50%保额

多次赔付重疾保额递增


备哆分1号:前三次重疾赔付一次增加10%保额

确诊轻症/中症增加保额


超级玛丽重疾险(全民版):确诊轻症,再首次确诊重疾,额外赔付30%保额 至于哪种方式效果更好,大叔倾向于前两种,其保额增长是确定的增长;而后两种,就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实现保额增长。
比如超级玛丽重疾险(全民版),重疾保额要想增加,前提条件是需要先确诊轻症。如果首次就确诊重疾,保额是无法增加的。
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保额“缩水”。


重疾病种越多越好?

其实稍微了解过保险的朋友,应该都不会再执着于产品保多少种重疾这个问题了。
这里大叔还是再科普一下吧:
为了理赔的规范,早在2007年,保监会就联合医师协会,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和使用规范》,对25种最常见、最高发的重疾,进行了统一的定义标准。
根据以往的理赔数据显示,这25种重疾能占到重疾险95%的理赔,这些疾病才是重疾险保障的核心。
所以无论一款产品是保100种重疾还是120种重疾,其实差别都不大,大家不必去纠结了。 


轻症/中症有必要吗?

其实最初的重疾险是没有轻症的,只保重疾。
轻症其实就是重疾所对应的轻度状态。比如癌症对应的轻症是“原位癌”,脑中风对应“轻微脑中风”等等。
如此一来,即使只是出现了轻度状态的病症,也可以获得20%-45%理赔金,理赔几率高了,大家也可以尽早治疗,防止轻症发展为重疾。还是蛮实用的保障。

至于中症,其病症的严重程度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赔付的金额也在二者之间。
但实际上,在产品条款中,中症疾病的理赔条件,非常接近于重疾,这就导致了“要不就是赔轻症,要不就足以申请重疾理赔了,中症保障形同虚设”的情况。
当然,在相同的保费之下,多一个中症保障,固然是好事,但要说执着于中症,甚至为此加费去购买,意义就不大了。


多次赔付意义大吗?

多次赔付主要分为两种:
癌症多次赔付

癌症多次赔付还是非常有必要配置的。
癌症高发、易复发,但是它可被治愈,所以用癌症多次赔付的产品去积极应对,才能有效抵抗癌症的侵蚀。
重疾多次赔付

相对于单次赔付,重疾多次赔付的意义在于能让保障更长久因为一旦确诊重疾,治愈后几乎无法再次购买重疾险产品了。
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对年龄小的意义较大,人生之路还很长;对于50岁左右的人群,身体可能已经承受不起几次大病了,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已经足够。
如果预算有限,万不可因为多次赔付而降低首次赔付的保额。如果首次赔付保额过低,可能都活不过第一次,哪还有机会活到第二次再患重疾...


特疾额外赔要不要加?

一些特定的罕见疾病,可能比较难治愈,需要更高的治疗费用,比如儿童常见的白血病,平均治疗费几乎要到一百万。
所以很多产品,有针对少儿、成年男性、女性特定疾病的额外赔付,一般都是额外赔付100%保额甚至更多。
大家如果觉得有需要,可以附加上这项责任,但还是那句话:看预算多少,量力而行。


身故责任是否必要?
身故责任是特别多朋友在意的点:万一我没生病,那我就一分钱拿不回来了吗?那多亏啊!
但是,带有身故责任(尤其是身故理赔保额的)产品,本身的保费会很昂贵,即使真的一辈子没有发生重疾,那最后拿到这笔身故理赔金,也至少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现在看起来很多的几十万保额,在几十年后会贬值不少。
总而言之,预算充足,可以附加身故责任;预算一般,建议选择不带身故责任的。若担心身故没得赔,就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
写在最后:
现在的重疾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产品会进行创新,另辟蹊径,推出新的保障内容。
而这么多的保障内容中,有些是真的实用,而有些只是噱头。
大家在挑选时,优先考虑把五星和四星的责任选好,三星及以下的,看预算适当添加。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配置真正有用的保障。
(编辑:四方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