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车主的平均年龄为35岁,约70%的车主为三口之家,因为孩子而购车是大部分车主购车的主要目的。北京张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年我们买了第二辆车,一辆车每周限行一次很不方便。”
在此背景下,儿童乘车安全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儿童乘车安全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但真正重视的家长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据调查,我国约1/4的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不了解,八成以上家长在车内为给孩子配置安全装备。目前我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10%,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比例为90%左右。相关实验表明,实用儿童安全座椅,0-3岁儿童的意外事故死亡率下降71%,4-6岁儿童死亡率下降54%。
据专家介绍,儿童乘车安全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别让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上便于照看和对话,但殊不知副驾驶是全车最危险的位置,遇到意外,驾驶人本能的躲闪措施,往往会使副驾驶位置受到最大撞击。更为关键的是,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来讲,安全气囊的张开不仅无益,反而造成伤害。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的情况下,让孩子坐在后排中间位置是恰当的选择。
儿童不能系成人安全带。常规的安全带是为身高1.5米以上的人设计的,身高不足的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安全带正好勒住孩子的颈部或头部,具有极大的危险。而个头很小的孩子还可能从安全带下方溜出去,安全带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最为安全的方法是为儿童配置专门的安全座椅。英国规定,12岁以下或者135公分以下的儿童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孩子自己开门下车有危险。儿童力气小,自行开启车门很容易开启不到位,车门的惯性回弹可能挤压到孩子。另外,孩子开门很难兼顾到车外的状况,路上的交通状况或危及孩子的安全。安全的做法是大人下车为孩子打开车门。
注意锁上儿童安全锁。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汽车起步一定要锁上儿童安全锁,以免孩子落下车窗或开启车门。
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有些家长为了办事方便,常把孩子单独锁在车内,让其在车内玩耍等待,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孩子好奇,东碰碰西摸摸,很有可能启动车辆或放下手刹。一位先生曾经历了危险一幕:一次去超市购物,为了节省时间,让孩子在车内等待,顽皮的孩子模仿大人放下了手刹,车正好停在斜坡上,车向下滑行撞在路边的树上。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留在车上,为了调节车上的温度,车辆不熄火,开启空调或暖风,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容易造成致命性的一氧化碳中毒。
尽量减少车内装饰。车辆出厂装置都经过合理设计,自己应尽量减少多余的装饰。如要添加装饰一定要注意对儿童的保护,绝对不能有尖锐物。装饰一定安置牢固,以免车辆撞击后,装饰物弹射伤及孩童。
车身张贴警示贴。在车尾贴上“内有儿童”引起周边车辆的关注与让行,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自我提醒,注意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