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金麒麟·2018保险高峰论坛”上表示,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也是责无旁贷的。他表示,保险行业补偿式的高增长时代已基本结束,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传统铺摊子的经营策略已经很难奏效了。他指出,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把握四个方面:理念转变;企业推动;监管引领;科技赋能,驱动升级。
梁涛指出,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保险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走向高质量发展。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大国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险行业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到保险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化,增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
他表示,从行业增速看,保险行业补偿式的高增长时代已基本结束,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传统的铺摊子、扩机构等竞争策略已经很难奏效。
从市场结构看,截至到11月底,我国保险市场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235家,其中,财险公司86家、人身险公司97家。高成本盲目扩张不仅无法带来竞争优势,甚至可能带来沉重的负担。
梁涛表示,发展方式的转型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革命,是要拿出见效、管用的举措,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他指出,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靠理念转变。一段时期以来,保险行业的一些乱象和风险,都有行业乃至社会上的一些错误理念、理论作为支撑。比如说“资产驱动负债”,比如说“负债本币化、资产美元化”,等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保险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统一全行业的思想。
二是靠企业驱动。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要增强股东约束,让股东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充分尊重保险行业发展和经营的基本规律,坚决破除将保险作为融资平台、赚快钱的认识,并通过董事会为企业确立正确的战略和目标。要完善考核体系,摒弃以规模论英雄的考核设计,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细化为公司的经营指标和考核指标,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推动流程再造,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新设计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使组织和流程更加有利于贴近市场,控制成本,改进消费体验。要加强能力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和提升核心能力。
三是靠监管引领。在监管导向方面,要全面梳理监管制度,改变以往部分制度设计中隐含的规模导向,推动保险行业更加注重效益优先,不断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监管评级方面,对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应赋予更高的监管权重和评分,提高评级指标的精细化和完备性。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充分考虑粗放发展带来的可量化及不可量化风险,督促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杜绝恶性竞争,稳定经营现金流,提升经营效益。在监管执行方面,要坚决查处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治理市场乱象,精准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做法,坚持高管和机构双罚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营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是靠科技赋能。未来,保险行业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的人海战术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的科技赋能,就必须积极拥抱和接受高科技的浪潮,在产品设计、流程管理、服务提供和业务拓展等各个环节上,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发展质量、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