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失联的17天里,我的心一直被牵着,因为这架飞机上有我的同事,有公司的客户,有我们的同胞。尤其在3月24日晚上,马方突然宣布了MH370坠落在南印度洋的消息,令我震惊,有一种无言的悲凉——即便之前十几天和其他人谈论此事时我也会说“这么多天肯定没戏了”。马方确认的消息打破了心里仅存的一丝丝希望,虽然它很微小,但仍是心里唯一支撑的力量。
在这次航班上有我们公司的一名同事及他的爱人,这是航班失踪当天就被确认的信息。从那一刻开始,我觉得这班飞机离我好近,即使我与这位伙伴素不相识,甚至不在一个城市工作。
在公司的晨会上,我们为这名伙伴和机上所有的人祈祷,尽管保险公司的人常戏称自己无所不能,但那一刻,除了祈祷,我们毫无办法。
当灾难发生,保险公司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都令我感到纠结。理赔是保险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灾难中的快速理赔有时会被当成作秀,会被认为是“消费灾难”;如果默不作声又会被指毫无责任感。其实,保险公司从业者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看到这样的事件也会难过、悲伤;与其他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们会愈发感到身上的责任。
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人性、把人放在第一位的时代,保险企业要学会更多地以同理心来考虑家属的心情、社会的关注,让保险真正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在航班宣布失联后的24小时之内,每家保险企业都行动起来,我们公司也设立了专项救助账户,对航班上没有保险的每一位同胞提供捐助,为机上同胞的亲属提供精神上、心理上的安慰及支持。
或许,航班失事的消息就这样被确认了,我们还是更愿意不相信。那些被各种消息拉扯着度过十几个昼夜的家属们,不断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挣扎、殚精竭虑的家属们,要以怎样的痛苦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理赔款绝不能够抚慰他们的心情,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身边,默默地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