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方华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返回

今年养老保险亏空或达1563亿元

更新时间:2014-04-18 15:57:53点击次数:2791次
来源:中国保险报

      4月15日,财政部公布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亏空”1563亿元。
  与2013年预算情况相比,资金趋紧的迹象更加明显: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费收入剔除财政补贴后“亏空”959亿元。
  而在2012年,这一指标还为正值。据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险费收入余额为1079亿元。        在2011年,这一余额曾达1317亿元。
  “作为一个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如果长期亏空,又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平衡,那么,老百姓就会对它信心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退休的人越来越多,老龄化支付高峰到来时的财政压力和制度压力必然很大,这就要求行业人士必须从战略层面提出解决之道。

      孙洁谈到,目前已达到万亿元规模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划转,但也未必能够维持很长时间。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与同事陈凯、林山君一起,针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个中长期的测算,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人口、经济、制度参数的假设,多角度地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10年-2100年期间的可持续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问题极其严峻——在基准情景下,2011年-2100年的90年间,综合精算缺口将达到-12.57%,而如果要弥补这一精算缺口,则90年间所需外部筹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为1.98%,占财政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1.64%。这也就意味着,在2011年-2100年的90年期间,平均每年财政收入中要拿出11.64%,用于弥补养老保险的精算缺口。

      但孙洁明确提出,不能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了,因为目前已经到达了高限;同样,也不能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因为现在的替代率已经很低了。
  郑伟认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可以判断,如果不改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将濒临危机,不可持续!”
  郑伟表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许多制度遗留问题和外部环境挑战。它们相互交织,加剧了养老保险改革的攻坚难度。其中,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正在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产生深刻而长远影响和冲击。
  谈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具体的解决方法,郑伟列举了备选改革工具,从“参量式”改革的角度看,可供考虑的改革工具包括“七种武器”:

一是提高缴费比例; 二是降低养老金待遇; 三是扩大覆盖面; 四是提高缴费基数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来严格征缴; 五是通过提高遵缴率来严格征缴; 六是严格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年龄; 七是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郑伟同时认为,不要幻想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基金平衡,也不能单独依赖财政投入弥补养老保险缺口,而是需要考虑其他外部筹资渠道,包括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和划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方式。

    养老金困境如何破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可考虑其他筹资渠道,如开征新税种,对购买别墅、高档汽车、游艇以及高尔夫等高消费行为加收高消费税,也可开征遗产税、环境税、物业税,将税收增加的一部分转用于充实养老保险。同时,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如通过回购、配售等方式转持国有股,获取一部分收益,用于养老保障;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其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养老保障。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认为,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加快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解决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更大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这位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在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商业保险公司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更有其独有的专业化优势,也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编辑:四方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