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方华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财广角 > 正文> 返回

“以房养老” 中西方差异知多少

更新时间:2013-10-16 10:54:10点击次数:3704次

  2013-10-16 00:11 来源:中国保险报

    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养老已经成为养老的三大支柱。在美国,以房养老有三种模式。在中国,以房养老还处在探索阶段。
    说到理财,如今流行这样一种方式,那就是——以房养老。
 
    近来,“以房养老”的话题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专家学者亦或普通百姓热议的话题。那么,“以房养老”是怎么回事?如何用房子养老?
 
    何为“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是俗称,学术名称为“倒按揭”或“反按揭”,也就是“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具体来说,是指房屋产权所有者,把自由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或银行等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在对借款人进行了综合测评之后,每月支付房主固定的养老费用,房主继续拥有居住权,直到去世后,房屋出售,所得款项归还贷款本息。
 
    在办理该业务前,金融机构要对房屋和房主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借款人的年龄及生命期望值。简单地说,就是要估计借款人的养老年限是多少年,还要评估房产现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预测房产在借款人去世时的未来价值,从而算出借款人从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多少养老金,分摊在每月应该是多少。在倒按揭中,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借款人的生存年限无法准确估计,只能参考平均年龄。但是对于每一笔业务,借款人的最终年龄是不可预知的。另外,未来的房价也无法精确预计,只能参考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和未来多少年后房价可能的变化趋势。所以,“以房养老”在中国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在发达国家,“以房养老”已经是很常见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在美国
 
    以美国为例,“以房养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联邦住房管理局的保险“倒按揭”贷款,该业务是经美国国会认可的,保证“倒按揭”的回收金额要超过住房价值,而且负责贷款受损时对金融机构的赔偿。这种贷款相对灵活,有多种方式供顾客选择。顾客可以长期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同时在一定期限内,按月获得养老金。
 
    第二种是联邦住房管理局的无保险“倒按揭”贷款,这类贷款期限固定,顾客要在约定期限内归还贷款。在获得贷款前,顾客要在金融机构帮助下作出一个长期的资金计划,以及搬出住房和还贷计划。
 
    第三种是金融机构的保险“倒按揭”贷款,这类贷款由放贷的金融机构办理保险,申请贷款顾客的资格不必政府认定,金融机构与房主共享住房未来增值的收益,一般还会要求房主至少保留住房资产的25%—30%,以此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
 
    那么“以房养老”是否适合当下的中国呢?我们先分析下中国目前的养老模式。
 
    “养儿防老”还是“以房养老”
 
    一般来说,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国家养老、商业养老等多种类型。家庭养老是最传统、古老的养老模式,就是由家庭成员负担养老责任,多数情况下是由成年子女赡养老人,就是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目前为止,家庭养老都是中国主流的养老模式,但是这种养老方式在今天已经受到了冲击,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实施的结果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多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出现“421”养老状态,即一个年轻人要养6个长辈,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再加上父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口,这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养老时代。
 
    第二,人口流动导致“空巢家庭”增多。“空巢家庭”是指缺乏成年劳动力的家庭,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流动也越来越成为常态,很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会离开家庭到外地寻找工作机会,有些农民工甚至几年不回家,老家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第三,部分年轻人对父母过度依赖造就不少“啃老族”,从而使“养儿防老”成为一句空话。一些年轻人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加,选择了“啃老”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成本里还要加上养儿甚至是养孙的费用。所以人们戏称,“养儿防老”还是“养儿养到老”。甚至还有一些老人除了为自己积攒养老金,还要防范子女“惦记”,“养儿防老”变成“养老防儿”。
 
    这样看来,“养儿防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的养老选择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养老”已经成为养老的三大支柱。国家养老是指公民按月缴纳国家养老保险给相关部门,年老后,按照一定的标准享受国家养老保险金给付,这种方式其实是打破了家庭养老的边界,不再是一个家庭中的年轻人养老年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所有在职年轻人养全社会的退休老人。企业年金则是企业对忠诚员工的一种奖励,员工一直在企业工作到退休方能领到企业年金。而商业养老保险是由金融机构卖给有养老理财需求者的。
 
    虽然在中国这三大养老支柱已陆续出现了,但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中国,依靠国家养老保险是不足以支付所有养老费用的,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养老金支付压力很大,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养老金不足将会显现;其次,企业年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不长,而且属于企业自愿行为,在人才自由流动和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能够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到退休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即便工作单位有企业年金计划,也不见得每位员工都能最终拿到;至于商业养老,主要是由保险公司提供养老产品,需要个人购买。
 
    这样看来,养老金缺口需要更多方式来弥补。在我国,很多老年人拥有一套用多年积蓄购买的住房,但是仍然面临着养老生活的困境。简单地说,就是有房没钱,如果变卖房产就没有地方居住了。若采用“以房养老”,既能使房主继续居住自己的房子,又可以用房子套现,得到养老金,确实是很好的理财方式,尤其是对于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龄家庭,“以房养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理财方式。
 

 

 
【65岁后,年年都有体检费的大病保险,您听说过吗?这里告诉您:】
 
【65岁后,能“全额报销”的医疗保险您有吗?。这里告诉您:】
 
【“不限制药品种类”的报销型保险,您有吗?这里告诉您:】
中荷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C款(HRC)
D款(HRD)
 
【“百万护驾”30年!不花您的一分钱, 建议您了解一下:】
 
如果需要,请您联系我们:
 

 

(编辑:四方华邦)